当球鞋换成皮鞋:一个中乙球员的转型故事

在苏州东吴队的更衣室里,28岁的后卫张明(化名)正擦拭着心爱的战靴。没人想到,这位每周都要征战绿茵场的中乙球员,私下里已经悄悄经营着三家健身连锁店。

"踢球是我的梦想,但总要为退役后的生活打算。"张明说这话时,眼神里既有对足球的热爱,也有商人的精明。

从更衣室到董事会的双重身份

2019年,张明利用休赛期考取了健身教练资格证书。起初只是帮队友做私教,后来逐渐发展成线上课程。2021年,他在老家徐州开了第一家实体店,如今已在长三角地区拥有三家分店。

  • 早晨6点:带队训练
  • 下午2点:视频会议讨论分店运营
  • 晚上8点:研究最新健身器材采购方案

球场智慧赋能商业决策

"足球教会我最重要的事就是团队协作。"张明把更衣室文化带到了企业管理中,每个员工都有专属的战术板,季度目标被分解成"上半场"和"下半场"。

据中国足协数据显示,像张明这样在役期间就开始副业的职业球员比例已达37%,其中餐饮(42%)、体育培训(28%)、电商(15%)是最热门领域。

平衡的艺术:当比赛日遇上财报日

去年冲甲关键战前夜,张明还在处理供应商纠纷。"那场比赛我打进绝杀球后,第一反应是这下能带动门店客流了。"他笑着回忆道。

如今,张明的故事正在中乙联赛传开。不少年轻球员开始向他请教生意经,而他的店铺里也专门设置了"球迷优惠日"。这个穿着两种制服的男人,正在书写中国职业足球运动员的新可能。

——本文素材来源于对多位中乙球员的真实采访